当前位置:首页 > 散文 > 优美日记 > 正文

【走基层·脱贫攻坚蹲点日记】 “蛋鸭”遂了“人意”

内容提要:在甘肃省天水市传播着这样一段佳话:天津、天水共仰一片天,“津”之有味则能滋养“水”。2017年4月,天津津南与天水秦安“结好”,自此,“娲皇故里”上演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脱贫故事。“老李”李进忠就是“百万蛋鸭”扶贫记中的主人公之一,从朝不保夕到手端“铁饭碗”;从只身在外到一家合欢,记者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老李家的幸福滋味。

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

【走基层·脱贫攻坚蹲点日记】 “蛋鸭”遂了“人意”

天津北方网讯:在甘肃省天水市传播着这样一段佳话:天津、天水共仰一片天,“津”之有味则能滋养“水”。2017年4月,天津津南与天水秦安“结好”,自此,“娲皇故里”上演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脱贫故事。“老李”李进忠就是“百万蛋鸭”扶贫记中的主人公之一,从朝不保夕到手端“铁饭碗”;从只身在外到一家合欢,记者近距离地感受到了老李家的幸福滋味。

【走基层·脱贫攻坚蹲点日记】 “蛋鸭”遂了“人意”

【走基层·脱贫攻坚蹲点日记】 “蛋鸭”遂了“人意”

【走基层·脱贫攻坚蹲点日记】 “蛋鸭”遂了“人意”

冉冉绿尽意,云山相两依。

嘎……嘎嘎……嘎嘎嘎……“声”势浩荡的群鸭齐唱唤醒了灵秀清幽的水墨山间。

早七时许,25号鸭棚里,老李已经忙乎了近3个小时了。

“老李,咱是不是该喂饲料了?”在老李的指导下,刚刚捡拾完鸭蛋的记者见食槽里的饲料不多了,连忙推来一袋刚刚卸车的“新鲜”食材。面对记者的“勤快”,腼腆的老李笑道:“饲料有两种,一种是养鸭料,白天喂;一种是产蛋料,晚上喂。因为午夜0点到凌晨3点是鸭子集中产蛋的时候……”

一上午的时间,老李念念叨叨,愣是把“门外汉”的记者,培养成了养鸭“行家里手”。刷水槽要将四壁污浊清干净,以免水质不卫生;鸭棚垫草要保证地面不粘脚;麻鸭蛋与金定鸭蛋依蛋壳纯度区分……老李简洁明了的教学语录可见养鸭功底。“养鸭不难吧,这活儿简单着呢,用心干,没问题!”说完,老李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

老李与蛋鸭,已经有一年零八个月的“交情”了。回想起2018年12月19日,他记忆犹新,综合考虑了海拔、温度、湿度等因素,津南区拿出1000万元与秦安县的专项扶贫资金“融会贯通”,在老李的家乡中山镇,建起了百万蛋鸭养殖一期项目125亩,36个鸭棚,他和妻子二话没说,辞掉河南的工作直奔家中,一心养鸭。

“不怕回家后发展不好吗?毕竟蛋鸭养殖项目刚刚建起。”记者话音还未落,老李立马接过话茬:“不怕,我做梦都想着家乡有个能致富的产业,当年选择去外地打工,真的舍不得走。”满脸的无奈立刻切换成自信:“事实证明我的选择是对的!”

2013年,老李家被认定为建档立卡户,老李不得不外出寻找赚钱机会,当过铁路工人、干过建筑、也跑过运输……收入忽高忽低,拼命工作工资也不过4000元。现在,除每月固定收入3960元外,运货、铺草、卸料等各项杂活另算,到手合计5500元,他终于摘掉了“贫困帽”。

老李是以劳动力入股的方式参与百万蛋鸭项目经营从而致富的一个缩影。此外,以扶贫资金折量化入股、土地入股也都成了扶贫效益的凸显方式,目前中山镇28个行政村已有1300余名建档立卡户受益。

“老李,博盛农业公司的李经理来了,他有好消息跟咱说。”从鸭棚入口,传来急促又难掩狂喜的呼唤声。

【走基层·脱贫攻坚蹲点日记】 “蛋鸭”遂了“人意”

博盛农业产业扶贫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是百万蛋鸭养殖项目的运营方,李经理告诉老李,二期项目380亩、55个棚舍也已建成,待电网铺设成功,9月便能正常运转;另外,一套集清洗、腌制、包装为一体的自动化生产设备也即将投入到蛋品深加工使用。

这样的好消息,听得老李直笑,心里开始盘算着:一期、二期项目全部运转起来,能供养30万只蛋鸭,一体化设备将使加工量成倍增长,由纯手工情况下的每日2吨提升至5吨,加之秦安县区位优势明显,市场需求量向好,自然他手下6600只蛋鸭的“身价”可期。

【走基层·脱贫攻坚蹲点日记】 “蛋鸭”遂了“人意”

晃眼已是晌午,老李的妈妈打来电话。过去,家里打来的每一通电话,总会勾起老李思乡念母之情。如今,却是一股“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温暖。

记者被邀请到老李家中坐坐,从鸭棚步行近千米的水泥路,犹如曲径通幽引向三间红砖青瓦的院落,77岁的老母早已在家门口等候,远嫁青海回家探望的女儿李慧芳和外孙女也迎了出来。

大家围坐一桌,画面温馨惬意。李慧芳告诉记者,之前即便是过春节专程回家,和父母也待不了几天,百万蛋鸭让父母的漂泊奔波得以停歇,也让自己真正尝到了“住娘家”的味道。

闲聊生活的遂意,老李的母亲紧紧握着记者的手:“儿子天天都能见到了。”瞬时眼圈湿润了。“以后能时时见!”念念叨叨的老李又“上线”了,“知道为什么叫百万蛋鸭吗?一、二期项目能容纳30万只蛋鸭,剩下的70万,我们这些农户养!咱以后能在咱家房前屋后的八分地再养2000多只。”

“饲料哪里来?蛋鸭怎么选?谁来销?”记者连忙追问。老李的一句“不怕”折射出了他的自信,百万蛋鸭“旱涝保丰收”的扶贫模式给了他底气。饲料、青年鸭统一采购;全周期技术支持由河南省家禽技术服务联盟统一保障;每只蛋鸭购买养殖保险;淘汰鸭、蛋品统购统销……有这样一把把的“保护伞”,贫困户就宛如端起了“铁饭碗”。

发表评论

  • 人参与,条评论

热门阅读

栏目最新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