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口述 > 正文

听老兵还原细节 《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新书首发

《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新书首发

25名抗战老兵口述还原南京保卫战细节  

7月5日下午,由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南京师范大学抗日战争研究中心主办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暨《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新书首发座谈会召开。《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收录了25名抗战老兵的口述资料,真实还原了南京保卫战的细节。书中还首次披露了南京保卫战的最高指挥官唐生智最后突围的情景。

25名老兵如今在世者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南京保卫战是抗日战争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为了守卫当时的国民政府首都南京,蒋介石从广东、贵州、湖北、四川等省不断调集大军前来南京参加防守,由南京卫戍军长官唐生智将军统一指挥,但最终由于敌强我弱,南京沦陷。守卫南京10余万守军中除4万左右艰难突围外,绝大多数守军或在战场上战死,或在城破后遭到日军集体屠杀。

《南京保卫战老兵口述史》是《南京保卫战史料与研究》丛书之一,由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连红、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南京保卫战南京民间调研团团长张定胜等联合编著。张连红介绍,从2016年以来,他们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抗日老战士口述史资料抢救整理》为依托,采访了近1400名抗战老兵。本书收录的25名南京保卫战幸存老兵,居住在全国12个省、直辖市。

张连红介绍,当年参加南京保卫战之时,这些老兵都是风华正茂、血气方刚,大多数是20多岁。年龄最大的是1908年出生当时29岁的杨昌文。2017年,项目组在贵州凯里采访杨老时,他已经高寿109岁了,杨老是采访老兵中最为长寿的老兵。十分遗憾的是,杨老在采访的第二年2018年去世。年龄最小的是1923年出生当时14岁的胡伟老兵。

记者了解到,25名老兵当中,如今在世者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不同兵种的士兵回忆保卫战细节

据介绍,书中的25名老兵,除了3人担任过代理或见习排长外,其余22人均为普通士兵。第一线普通士兵的战场经历,对于形成完整的南京保卫战的历史记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例如,普通士兵在城破之时如何从长江逃离南京的口述令人唏嘘。老兵于百英回忆说:“俺在秦淮河那儿,看有个破船,船上没人,俺排长说,估计人们都避难去了。我们就乘船过秦淮河到江里,小船顺江漂了三十里才到江岸。小船漏水,快到江边的时候,船里面水都快漫了,我们拿头盔舀水。后来小船被江水冲散了,我们几个人,每人抱着一块木板,被江水冲到了北岸……”

还有很多老兵回忆跟随部队或结伴而行,伴随着枪声、炮火与子弹,乘小船、排筏,甚至在长江中抱紧木桶等漂浮物,绝处逢生。从老兵的口述中,可以感受到那一场战争的惨烈与悲壮。

此外,这些老兵的兵种很多,不同兵种老兵的战场经历也极大丰富了南京保卫战的多面性。25名老兵中,有宪兵、勤务兵、卫生兵,步兵最多。

首次披露唐生智最后突围细节

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原所长、南京保卫战研究专家孙宅巍研究南京保卫战30多年。他说:“我想说这本书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史料。”关于唐生智最后如何撤离到江边、如何突围的,孙宅巍表示,他几十年来都没有找到答案。但这本书中,却有4个老兵从不同角度提到了唐生智最后突围的情景,弥补了唐生智最后撤离南京的历史细节。

老兵华宣恩是唐生智的卫士,他在书中回忆说:“12月12日傍晚,当听到中华门城墙被日军炸开缺口并占领城墙了,而且88师全线垮下来时,唐生智连日劳累,实在支持不住了,立马晕过去了,将吃药的茶碗也掉在地上。副官从屋里紧急出来招呼我们几个进去把唐生智扶在桌边,并立即决定撤退。就这样几个卫士连扶带背地将他弄到了门口的黑色轿车上,几十人匆忙由百子亭向下关挹江门驰去。我们卫士跟着他汽车跑步前进,路上不时有障碍和逃难百姓……” 

书中,老兵黄镇东回忆说:“一天傍晚宋师长找到我说:‘你带你的人马上出城到江边警戒,有大人物晚上要过江’。我们当时也不好问‘大人物’是谁,也就同我这几个弟兄扛着机枪就到了指定的江边去了。一到江边就看到一条小火轮停在江岸,有三层武装士兵看守。周围全是渡江无船的国民党士兵到处寻找渡江用具,但没有人敢靠近这条船。指派我们到船上警戒,上了船人很多都不认识。等了很久天也黑了,估计晚上九点多钟,上来一队人,其中所谓‘大人物’就是唐生智司令。后来船开了,但到江心时日本飞机发现了,机关枪就扫射,我们就护着唐生智,当时船上卫士被打死了不少。”

孙宅巍表示,这些回忆具体鲜活,对于研究南京保卫战的历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南报融媒体记者  许琴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感谢!

推荐度:

发表评论

  • 人参与,条评论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