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口述 > 正文

专访|陈保平&陈丹燕:为武康大楼做口述,为城市留底

对很多人而言,武康大楼是始建于1924年的历史保护建筑,是匈牙利著名建筑师邬达克的早期代表作,是来上海必打卡、必拍照的“好看的地方”。

但对于就住在这幢楼的居民来说,它是“走廊和楼梯特别舒服”的地方,是“不装伸缩晾衣架”的地方,是曾看到周恩来总理与大楼内文艺界人士招手的地方,是“文革”时很惨的地方,是如今讲述起来五味杂陈、百感交集的地方。

专访|陈保平&陈丹燕:为武康大楼做口述,为城市留底

《住在武康大楼》书影,本文图片如无特别注明,均由同济大学出版社供图

自2014年起,由媒体人陈保平、作家陈丹燕等人组成的口述史团队(下文简称“团队”)以武康大楼为纽带,对这里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居住者、大楼管理者及风貌保护区总规划师展开采访。今年初,该项目的成果之一——《住在武康大楼》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

“像我们这样来自个人立场的志愿者小组,做的是一个地方建筑的居民口述史,它对上海记忆的意义在哪里?我们认为,它能给上海的城市记忆增添切实的内容,让个人生命史来丰富上海的历史表达,保存上海在巨变中细微的历史真相。”陈丹燕告诉澎湃新闻记者,武康大楼居民口述史的意义不在于为建筑保留口述史,更在于通过“民间的力量”,为上海这座城市保存记忆。

“所谓民间的力量,离不开当地政府、街道居委会等基层组织的共识,离不开当地居民的配合与那种‘为城市留底’的责任感。而这样的民间号召者、发起人,可以是一对夫妻,也可以是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

专访|陈保平&陈丹燕:为武康大楼做口述,为城市留底

武康大楼全景图

展现:每家每户各有故事,也共有记忆

在团队做口述史之际,武康大楼有居民143户,其中主楼96户,新楼9户,辅楼汽车间改造的38户。老住户大多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由政府分配入住的,也有一部分是“文革”动荡时因各种原因入住的。改革开放后,房产进入交易市场,武康大楼自建成以来第一次发生了个人拥有产权的情况。一部分老住户买下了原来的住房,一部分新住户买下搬了进来,还有一些当年警备区分配的住户因部队规定不能买卖,至今交付低廉的租金。也有部分业主把房子外租给外来租客,如今许多外地人、外国人相继住进武康大楼。

通过居民们的讲述,团队成员看到了大历史在这幢楼里留下的种种印记:孔祥熙的财产、蒋经国的“打老虎”、宋庆龄的来客等等。

专访|陈保平&陈丹燕:为武康大楼做口述,为城市留底

陈保平与大楼居民交谈

陈保平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一个地方的居民口述史,各人有各人的故事,但我们更看重的是居民共同的记忆。”

比如他们发现,居民们对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至“文革”之前的那个年代,总体感受还是正面的:对新社会有着热情和期待,工作上普遍爱岗敬业,人与人之间关系也比较简单、平等。主楼与汽车间的孩子一起读书、一起玩,并无阶层的隔阂。

但后来,这幢楼成为了“文革”的重灾区。1965年入住武康大楼的戏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还记得,那阵子晚上基本不好睡,一会儿砰砰砰就来了。对方来不是一个两个,而是咣咣咣一群人,开门便叫她们低头,让她们交代。

专访|陈保平&陈丹燕:为武康大楼做口述,为城市留底

戏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接受访谈

更让团队印象深刻的是这幢楼产权关系的变化:从建造始的租界洋行所有,到抗战胜利后的收归国民政府,再到国民党四大家族之一孔二小姐占为己有,直到解放后作为敌产被人民政府没收,作为公房租给各界人士。又到改革开放后房产可以私人买卖、流动。

陈保平说:“每家每户的不同情况都与时代的变化密切相关,它折射出中国的社会演变,这就是历史。”

初心:让历史实践者参与到历史书写

做居民口述史的想法最早源于陈丹燕的写作经历。在写“上海三部曲”时,她就想过记录个人视角下的城市历史。

她说:“最开始的尝试是在写《上海的红颜遗事》的时候,那时陈保平的工作还不像后来那么忙,所以我常常会跟他一起讨论采访和整理资料过程中碰到的事。到后来写 ‘外滩三部曲’,我更想要做外滩街道的居民口述史。但那时大家对民间口述史的共识还没有起来,要靠一己之力去完成它是不可能的。”

专访|陈保平&陈丹燕:为武康大楼做口述,为城市留底

陈丹燕在纪实人文频道《今晚我们聊建筑》里,感悟武康大楼百年来的巨大变化

近年陈保平与陈丹燕不断提出“关于在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区收集街区居民口述史的建议”,从这件事的历史意义、试点区域、政府主导价值与意义等方面进行阐释,得到了地方政府及有关单位的理解与支持。《住在武康大楼》一书也收录了他们当年的具体提案及答复。

与提案同时进行的还有数次口述史项目推进会。从2014年8月开始,他们决定以湖南街道社区为试点,成立专家顾问团与“湖南街道口述历史”项目团队,并计划以“一位老干部、两位名人、一幢建筑、一条弄堂、一家单位”为线索落实项目。其中,“一幢建筑”便围绕武康大楼展开。

陈丹燕说:“武康大楼从它建成的那一天起直到现在,从居民的构成,建筑的传承和保护上面,都可以看到上海史发展变化的痕迹。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理位置,我们为它做多少努力,都是值得的。这一点一直是我们团队和整个专家组的基本共识,得到政府部门的认可,后来也成为参与口述史的居民大家集体的共识。”

“这个项目难的是要通过一幢楼居民的口述史,看到个人与历史的互动关系,大致呈现历史的文脉。”陈保平说,上海是一座既有中国特色又有多元化元素的大城市,是中国工商文明的发源地。这里的居民有一些与其它地方不一样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与这个城市的演变、发展密切相关。

他表示,做居民口述史,就是试图让这些历史的实践者参与到历史的书写中来,从而使一个城市的历史不只有历史学家的文本,还有亲历者更接地气的补充。“如此,历史才更丰富、更饱满。”

专访|陈保平&陈丹燕:为武康大楼做口述,为城市留底

保存至今的武康大楼设计图纸
请支持知识付费阅读!感谢!

推荐度:

发表评论

  • 人参与,条评论

热门阅读

最新文章

取消
扫码支持 支付码